杨应森:坚 守 与 传 承
——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掠影(三) -凯发注册平台

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坚 守 与 传 承
——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掠影(三)
杨应森
2017年09月29日


   (图为采访团成员走进厦门豉浪屿。采访团供)
    福建是我国“非遗”资源大省,看着这里众多的“非遗”项目,我感觉既带有强烈的“海洋”气息,又存留了浓郁的“中原”味道。
    目前,福建有国家级“非遗”130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490项7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南音、妈祖信俗、漳浦和柘荣剪纸、闽南民居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急需保护的人类非遗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非遗优秀实践名册”,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唯一的“大满贯”省份。
 
    (图为采访团成员在厦门漆线雕艺术馆参观采访。杨应森  摄
    陪同我们采访的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说,福建人眼下正在探索、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宣传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非遗”资源。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是展示福建“非遗”保护成果的基地和窗口,它所在的福州“叶氏民居”,就是带有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建筑风格的“非遗”。在这里,400多件石雕、木雕、影雕、竹雕、漆线雕、漆画、脱胎漆器、木版年画、剪纸、竹编、木偶头雕刻等,“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福建省非遗博览苑负责人告诉我,这里不仅常年免费开放,在重大节庆假日还举办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活动,常年举办“非遗”公益培训、夏令营、展演等活动,并运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高新技术,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激发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战略。“南音”、“南拳”进了中小学的音乐、体育课堂;启动了“南音记录工程”,把“南音”的“指”、“谱”、“曲”录制成数字档案,并建立了“南音”记录档案馆。
 
(图为福州市第四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演奏“茶亭十番”音乐。王甲铸 摄)
    在福州市台江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大楼里,看到了民间的老艺人们用鼓、锣、钵、笛、笙和古老的狼串、逗管等乐器,向孩子们示范表演堪称音乐“活化石”的“茶亭十番”。
    福建的朋友、省文化厅社文(非遗)处调研员马强对我说,“非遗”的传承,关键是要有“传承人”,否则就会“断代”和“失传”。目前,福建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9人,同时公布了五批共552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采访,让我见到了影雕技艺传承人李雅华、泉州南音传承人李白燕、木偶头雕刻传承人黄雪玲、寿山石雕传承人林亨云、茶亭十番传承人李华政、脱胎漆器传承人黄时中等,从这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身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非遗”后继有人、育人的紧迫感。
 
    (图为年近八十岁的拍胸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金锁老人正在辅导学生跳拍胸舞。杨应森 摄)
    在福州漆艺术研究院,我看到20多名漆艺爱好者正在学漆器习髹饰技艺;在莆田,我看到“错金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张国王指导弟子们,通过锯割、开槽、拔丝、压丝、錾花、镶嵌、镜面等工艺,将金银丝、片与美玉完美地融为一体。通过口传身授、以师带徒和开办培训班、校企合作,张国王已经带出了100多名高徒,其中42人成为高、中级技师及工艺美术师,使历经百年的“错金银”技艺未出现“断层”。
    接待我们采访的朋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林松伟告诉我,目前,泉州南音学院、德化陶瓷学院、安溪茶学院等高职院校都有了“非遗”的相关专业,培养闽南文化的专业人才、实用人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院校后,已完成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寿山石雕技艺等12期共720人的培训任务。
 
    (图为大型木雕《清明上河图》。王甲铸摄)
    在莆田春晖艺术馆,长13米、最大直径3.5米、重约30吨的木雕《清明上河图》,将我惊得目瞪口呆;而在福建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里,“漆艺”和“农民画”两个“非遗”项目融合为了“农民漆画”,则让我深有感悟。
    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长的木雕”,让我感到“非遗”在心中树立起的文化自信;“农民漆画”,让看到了“非遗”在市场中的巨大潜力。
    在福建,我更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看到了新一代对“非遗”的传承。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地方频道主编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