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上海工博会聚焦国内国际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上海工博会聚焦国内国际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陈新光
2020年09月28日

2020年9月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作为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工业展会,专业观众却较上届增长4.3%,再次证明本届工博会的成功召开对提振全球工业经济信心,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特征,也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潮流趋势,将给制造业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正体现了制造业发展的时代性,同时也紧跟制造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中的新成果新前沿,展示我国制造业在新产业变革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本届展会的展览面积达24.5万平方米,近5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展首发。在全新打造的“智慧物流”展区,围绕机器人应用的仓储物流供应链,展示“非接触”式交互应用的机器人应用案例。阿里巴巴、京东、震坤行等行业巨头,展示产业链供应链新业态、新模式。随着智能互联理念的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中国“智”造力量也在百花齐放。在工博会中可以看到,多家来自本土的造车新势力纷纷拿出最新的创新成果,抢滩布局中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上汽5g l4智能重卡”荣获了202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首次亮相,各项技术指标都足以比肩全球顶尖水平。在智能网联方面,最新搭载了5g技术的i-box联创智能底盘控制与网联系统已经被应用于上汽5g智能重卡洋山港示范项目。

意大利国家馆是展会受人关注的焦点

工博会一直以来坚持国际化视野办展,打造国际化平台,设立外国国家馆更是工博会在国际化发展中迈出的创新之举,以着力提升展会能级。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未能如期举行,本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尤为全球关注。本届工博会为期5天,共设9大专业展,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38家参展商,其中境外及外商投资企业约占20%。

今年适逢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意大利国家馆无疑是今年展馆内最受人关注的焦点。意大利国家馆在筹备之初就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成功在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的展厅里,玛莎拉蒂、歌诗达邮轮、依维柯等驰名全球的产品集中展示了意大利国宝级企业和产品,以及意大利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除获奖展品外,本届工博会也是历年来首发展品最多、首展技术最集中的一届,首发首展300多项新产品、100多项新技术。西门子、sap、欧姆龙、三菱电机、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等一些境外品牌以及工业巨头都表示,本届工博会是今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大面积出展,中国将有机会取代欧美成为制造业新技术发布的首选场。

首发首展ciif大奖呈现“中国制造”实力

开幕首日,同期揭晓了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含特别大奖)和“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国家馆奖”,ciif特别大奖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的“北斗三号中科院导航卫星”获得。今年6月底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在35颗北斗三号卫星中,其中有12颗出自该研究院。其科研成果采用了国产龙芯cpu flash的架构,填补了国产航天处理器的空白。核心器件全部国产化,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核心器部件自主可控,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纵观今年的ciif大奖名单,既有聚焦国之重器的重大工程项目、又有在关键“卡脖子”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材料,还有围绕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等引领工业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探索。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工博会邀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集中展示在抗疫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品数达100多件。如新型同轴套管、可重复使用医疗物品的浸泡型消毒箱、全黏贴口罩、噬菌体筛选和新冠肺炎多模态精准影像诊断和ai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等,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抗疫一线医疗人员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陈新光 上海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