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全球疫情大流行,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可控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全球疫情大流行,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可控
陈新光
2020年03月28日

当今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使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短期影响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市场恐慌加剧、金融风险增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挑战,中长期预测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但必须看到疫情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在可控范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转变,预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将更为明显和强劲。

疫情凸显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枢纽地位

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2019年总产值占据世界总值的35%左右,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占比19.8%,超过美国。2019年,中国gdp总量实现10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推算,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就被拉低67亿美元,韩国、日本和美国受到的影响尤其大,有力证明了中国已牢牢占据世界制造业供应链的枢纽地位。受疫情大流行影响,我国经济虽然受到了较大冲击,但生产能力未受到根本影响,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万亿元。

经济规模依然可观,自我修复能力强

当前疫情的大流行,也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预计前二个月增速会急剧下滑,从三月份中旬起会初现复苏。目前,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全面恢复生产流通,。

此外,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的缘由,除完善的工业体系外,还有综合的优势。主要有: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蕴含强大发展动力。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万亿元, 国内旅游市场已全面复苏,有望在疫情结束出现消费回补甚至报复性反弹;二是疫情没有伤及“筋骨”,经济和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为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物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快速攀升的应急需求。其中1—2月份,口罩、酒精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7.5%和15.6%,并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三是新经济新动能较快成长。抗击疫情期间,线上消费和智能经济爆发式增长,对冲了部分负面影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同比增长3%;2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27.7亿件,同比增长0.2%。一些产品逆势增长,生鲜电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办公等新模式新服务快速扩张。

出台多种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和我国发展影响是深远的,必须从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战略高度看待和谋划应对之策。要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有序推动外贸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3月20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向82个国家国际组织提供援助。

多种的政策调控手段使中国经济具备抗风险的底气。一是拥有厚实的家底,外汇储备规模超3万亿美元,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2万亿斤以上,各项物资储备日益丰富;二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举措,通过阶段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助力小微企业解忧纾困。初步估算,减免政策举措预计可减轻企业负担8000亿元以上;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等金融机构实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农业和企业复工复产;四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突出民生支出和减税降费。1—2月份,卫生健康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22.7%、2.5%和3.4%,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深化改革发展的信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