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纪录片《长江之歌》彰显母亲河大美魅力 -凯发注册平台

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纪录片《长江之歌》彰显母亲河大美魅力
王永利
2021年04月27日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5年多来,沿江省市奋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整治,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为更好地展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了纪录片《长江之歌》,4月24日20:00档在总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共6集,每集50分钟。摄制组从三江源开始,沿着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嘉陵江、岷江等长江干支流进行大规模的拍摄,历时5年,用镜头记录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长江故事,向国内外观众生动展现这五年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方面发生的转折性变化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海报-最终定版

一、站在崭新文明形态高度审视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果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立足治本,一场场攻坚战连续打响——长江干流沿线城市集中式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江干流沿线码头实现船舶垃圾设施全覆盖;沿江一公里范围内落后化工产能已基本淘汰。

加强协同联动,系统性保护修复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昔日几近绝迹的“水中大熊猫”——江豚,近两年频频现身。

踏上新征程,长江经济带正以区域协调经略广袤腹地和广阔沿海,打造以城市群为主要支撑的新动力源,激发繁荣发展的活力……

wechatimg11

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施行,为保护母亲河构建硬约束机制。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开局之年,上海的长江禁渔工作重心已由“退捕”转向“禁捕”。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践。

二、高屋建瓴与平凡微观完美融合,讲好中国故事,彰显长江大保护的国家相册

该片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尤以“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突破了一般政论片以议论为主的窠臼,生动讲述故事,用细节填充了大历史磅礴的线条,每集片子至少有5个故事点,小切口,小中见大,用个人命运映照大时代的手法,将30余个感人的故事有机串联成宏伟而生动的长江大保护国家相册,见人见事见精神,人们的精神面貌生动而鲜活地呈现,呼之欲出。

wechatimg10

关注普通百姓,如摄影师郑云峰拍摄了数万张长江治理前后对比的照片,为时代留下影像;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波戈西村村民汪扎因异地搬迁而脱贫,从心底感恩党的好政策;如贵州遵义市湄潭县黎明村村民罗兴忠因还湖弃渔而种植茶园脱贫致富,净化了母亲河并找到了和谐共生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如浙江湖州市洪桥镇东王村村党总支书记钦伟娟这个河长,因首创“河长制”其经验推广到全国;如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民警、沱沱河保护站站长普措才仁,是英雄索南达杰的外甥,继承时代楷模的遗志,致力于生态保护;如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平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致力于古村落风貌的保护;如长江汇南京兴隆洲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环保总监王康明对沿江垃圾严格治理……

此外,该片用平实的接地气的风格,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经常使用语言、词汇,朴实生动地讲述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人和事,使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

三、创新视听表达之美,厚植长江文化之魂,展现新时代母亲河靓丽英姿

优秀的纪实作品往往通过影像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人物的情感,传递拍摄者内在的情感诉求,在情感上与观众达到共通共鸣,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作用。该片以精良的制作,饱满的镜头,生动画面,掀起热爱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歌颂母亲河的热潮。

wechatimg12

1、纪实的本质是选择真实,而选择真实是不回避矛盾,在矛盾冲突中彰显长江生态和谐成果来之不易:“污染的问题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像总书记说的,长江的江段,好多江段都已经出现了无鱼的状态,这是触目惊心的,不可想象的,一条母亲河居然都没有了鱼类的生存,所以我们的整个生态出现了问题。” 片中就这样直面长江一度面临的问题!山是荒山,风是热风,随着钢厂的不断发展,空气越来越污浊。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十大污染城市中,攀枝花市榜上有名,攀枝花市最大的污染源,就是攀钢。正因为该片选择了问题最严重的典型,才让世界看到中国环境治理的显著变化。如今长江中华鲟放养成功、金丝猴种群繁殖扩大、朱鹮从濒临灭绝到繁衍2600多只……今天的攀钢,已与过去不同。烟囱冒的是白烟,是无毒的水蒸气。石灰石研磨浆液成为脱硫吸收剂,历经烧结、除尘和抽烟。炼钢后排出的每立方米的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仅仅100毫克以下。攀钢的提钒炼钢厂,孙鹏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与人们想象中的车间不同,这里除了特殊工种,基本不用戴口罩,市民生活在花园般的宜居环境中。

《长江之歌》第二集4

2、该片纪实结构亮点是散文式推进,以人文色彩彰显江河治理中国模式:本系列片共六集,分集题目分别取自《长江之歌》的歌词,分别是《我们赞美长江》《你从雪山走来》《你从远古走来》《挽起高山大海》《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从六个细分角度,从长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入手,徐徐展开一幅大美长江的壮丽画卷。同时也提出问题: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得到的教训。节目彰显五年来,我们在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采取的有效举措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在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创新驱动使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民族腾飞的福祉,向全世界真实介绍了大江大河治理的中国模式。

3、纪实的审美取向是流动美感,该片打破静态叙事,在运动中捕捉物象的流动美。片子中,记者行程数万公里,既有全景等大场面的呈现,又有对人物的近距离跟随式拍摄,还有水下摄影;既有对城市、街巷及标志性建筑的审美,也有对乡村、田野和农作物的诗意呈现,还有对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江豚等濒危动物的美丽关照。饱满的特写与壮阔的全景,推拉摇移,通过蒙太奇流畅切换,配以动听的音效,呈现出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让观众大饱眼福。片头片尾画面和音乐,激发起人们对当年那部家喻户晓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的怀旧感,又有创新元素,营造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拉近了和观众的心理距离,还传播了独特优秀的中华地域文化。

wechatimg9

记者努力践行“四力”,用“两脚泥”拍摄出“生态美”。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历时5年,从三江源开始,沿着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嘉陵江、岷江等长江干支流进行大规模的拍摄,摄像团队扛着沉重的机器拍摄,巨大的体力消耗造成严重的高原反应。在乡间,四十几摄氏度的高温炙烤,汗水一遍遍湿透衣衫;在深山,蚊虫叮咬默默忍受,最终呈现影像的力量向人们传递出——时代之幸、人民之幸,生态文明建设的擘画。在天蓝、水清、岸绿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正在建立。

壮美山河波澜阔,生态变迁绘新颜。纪录片《长江之歌》,引发各界关注。片中激荡起的情感共鸣,流淌进观众的心田,“每一寸山河都有独特的风景,留住这份美丽,需要你我同行。”该片生动反映母亲河长江生态环境改善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创新了环保电视片在观众细分语境下的故事化突围。水润中华,穿越历史,启迪未来。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