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传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生命力 -凯发注册平台

鞠传江  >>  正文
鞠传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生命力
鞠传江
2021年04月25日

从1921年的“一大”的仅有50多人,到如今的超过9100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可以说,“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核心生命力!正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才使党有了发展壮大的思想和精神根系,才使党有了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力量源泉!

从“一大”到“十九大”,党的百年历史演义了从星火到燎原的革命轨迹,从南湖驶出的小小“红船”已经演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宏大历史航船。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历史进程中最坚强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脊梁!正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总结党创建的历史时所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宝贵财富,成为党代代相传的基因谱系,承载着党的理想追求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源于《共产党宣言》,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体系,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大理想。正像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写的那样:红军真诚迫切的目标始终是要震撼并唤起亿万人民,召唤起他们为“人民当家作主”而斗争,为正义、平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而斗争。这种理想,这种信仰,不仅伴随红军走过万水千山,而且也如星火燎原,锻造了一个青春作伴的人民共和国。

以百年奋斗、牺牲和锤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沉淀、凝聚着党从幼小走向成熟伟大探索、伟大实践的经验和真理,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强党的精神纽带,也是激励党不畏艰险,在斗争中磨炼和成长、从失败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正是“红色基因”的强大活力支撑着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时,领导着前无古人的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开启了战无不胜的伟大新征程!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受这“红色基因”感染一发不可收,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让中国共产党一时名扬四海。蒋介石在延安看到毛主席的窑洞如此简陋,感叹之余也要学习共产党的办法整治已经走入末路的国民党,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蒋家王朝灭亡的命运!他至死也不明白共产党与国民党因为精神基因的不同决定了未来一个走向胜利一个走向灭亡的不同命运。

基因,也叫遗传因子,是生物遗传演化的基本单元,它决定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并且储存着生命过程的全部信息密码,没有强大的基因便没有强大的生命。用“红色基因”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精神内涵,比喻共产党的初心、本质、精髓和传承再恰当不过了。

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开天辟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前赴后继、八年抗战的坚韧不舍到三年解放战争的洪流滚滚,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为救亡图存、推翻三座大山用鲜血和生命展示了“红色基因”的崇高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特性。

一百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中国共产党人为真理、为解放、为独立、为复兴,艰难求索、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不惧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凝聚起亿万人民为民族解放和中华崛起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在艰苦的奋斗探索考验中形成了自己的信仰理想、作风品质、光荣传统、战斗精神、价值取向,这些特质是共产党性质、宗旨、纲领的精神显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引领时代前进的灯塔,是展示中国共产党高尚道德情操的灵魂楷模和战无不胜的精神密码。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时仅存3万多人,到1946年人民解放军总数达到120多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伤亡61万余人。抗战中仅我军师以上干部牺牲270多人。解放战争共产党用170万兵力在三年间打败了国民党420万美式武装。如果没有红色基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显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算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另据国家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的统计,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者达370多万。仅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在战场上牺牲的革命者有76余万,其中有共产党员32万。正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才成就了共产党百年大党的伟业,才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实,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伴随着时代前进而丰富和发展,其中蕴藏着更多的“法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源自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演讲的名言,正是共产党人百年遵循的宗旨所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以人民为本,为民谋福,是立党之本,治国之道,更是党的奋斗目标。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发展进步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如一日,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如今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先后让8000多万人脱贫,创造了人类消除贫困历史的上奇迹。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纪念白求恩》一文提出了这一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并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从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加强自身党性、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从战争年代千千万万先烈英勇牺牲到新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默默奉献,从焦裕禄到雷锋,从铁人王进喜到“两弹元勋”,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无数英模群体成为共产党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党的三大作风。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的理论,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正是三大作风使中国共产党党舍弃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等弊病,清除了在党的作风上的“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实现了思想意志的统一。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概括成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淬炼的这些“红色基因”是矢志不渝的信仰,是爱党爱国的忠诚,是自强不息的追求,是无私奉献的担当,一心为民的责任,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品格。正是这些“红色基因”得以在千千万万党员身上发扬光大,并成为支撑中国共产党打败敌人、建立新中国、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价值体系和动力源泉。

基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如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拥有高超的政治领导力、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战无不胜的战斗力!

“红色基因”传承面临的挑战

生物学的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和持续活力;二是基因能够因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突变”和变异。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可以看出,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其强大的传承性使党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战斗力的政党,拥有9100多万党员,并且领导全国人民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实现了小康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在一部分党员身上因为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异,其活力开始衰减。具体表现为:舍弃信仰,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以民为本意识淡薄,官僚主义,私欲膨胀,腐化变质成为历史的罪人。出现了大到党的高级干部的“大老虎”,小到党基层干部的“小苍蝇”。这些内部和外部原因给我们党肌体上所造成的“基因突变”进而形成了“政治转基因”、“无效基因”和“反效基因”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些表现,与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党的战斗力、向心力和执政基础。

在党的历史上由于一些人的贪生怕死、丢掉信仰、叛变投敌给幼年时期的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而今天,许多走向共产党宗旨反面的党员,给国家发展与建设同样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更抹黑了共产党。

变异的基因细胞,来自多方面的原因: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私欲膨胀者有之;价值颠倒、思想混乱、崇洋媚外者有之;尊崇特权、公私不分、触及红线者有之;民主虚化、权力集中、监督盲区者有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丧失底线者有之;异己渗透、抹黑英模、文化掘根者有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持“红色基因”的活力,党自上而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修补制度中生成腐败的漏洞,清除社会中滋养腐败的土壤,标本兼治,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以保持党的肌体纯洁,并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历史是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修养最好的营养剂和防腐剂,“红色基因”是新时期迈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保持党的活力和战斗力,才能打牢党的执政基础,使党永不变色,让红色政权永存!

传承“红色基因”,要从每个党员自身修养做起,吸取“红色基因”的价值和营养,坚定崇高信仰,不忘初心,磨砺意志,为党的事业和理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进前行,永不退缩!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