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传江:中国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任重道远 -凯发注册平台

鞠传江  >>  正文
鞠传江:中国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任重道远
鞠传江
2019年10月21日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物美廉价商品供应国。可是,近些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向海外,包括通信设备、工程机械、海洋装备、高铁系统、无人机等一系列高端装备正成为海外市场的新宠。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的产业链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由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的演变和升华,使更多的中国产品拥有了更强大的“硬核技术”和更有性价比的市场竞争能力。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总额为7468.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达到5258亿美元。其中9月份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为670.6亿美元,同比增长6.1%。

由原料生产、轻工业产品到重工业装备、高科技产品、科技研发创新和标准制定所走出的路径,正是国际产业由低到高的不同产业链条,并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价值链。长期以来由欧美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产业链的高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以至于在产业链上的“领跑者”、“跟跑者”、“追赶者”的角色长期固化,这种经济格局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被压榨和“割韭菜”的地位,难以摆脱贫困和落后。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加速的国际化使全球经济版图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崛起,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国际产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中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引进和自主攻关并举,推动了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产业不断升级,从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突飞猛进。

“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不断上升,从即所谓的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的生产制造环节向曲线两端的研发、专利、营销、品牌环节大步攀升,从而打破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原有格局。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出口服装、鞋类、家具、玩具等低端轻工业品的大国,到出口家电、电脑、通讯设备、交通装备、海洋船舶装备等高端产品的跨越,也实现了从一般产品出口到技术和标准出口的蜕变。

中国在量子通信、5g技术、海洋装备、第三代核电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全球导航系统、军民用无人机、超级计算机、太阳能产业、石墨烯产业等众多领域跨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中国产业的发展进步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历程,以超强的学习、消化、吸收能力,迅速改善的软硬投资环境,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等有利条件广泛、有效、深入地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

中国在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201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占比上升到19.8%,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到去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量接近25%。目前,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大国,已经实现了制造业规模对发达国家的超越,这得益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近年来,中国手机产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正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全球手机产业链最全的国家。目前,包括华为、小米等中国前五大手机厂商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91%的份额。

中国拥有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和日益全面的配套体系,更可喜的是拥有了在众多核心领域可以和发达国家相当的研发创新能力。

正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和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使美国感到了威胁,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背后是其对长期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垄断地位的迷恋,只是过去两年间对中国进行的技术围堵和封杀已经证明是徒劳的。美国以国家之力企图封杀中国电信巨头华为,但是华为以全球领先的5g技术全产业链“备胎”和中国手机全产业链优势从容应对,今年前三季度华为营收达到6108亿元,业绩同比增长24.4%,亮丽数据令世界为之惊讶。

实践证明,中国从产业链的中低端走向高端的趋势不可逆转,更不可阻挡。尽管,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等众多高科技领域正面临全球科技大国的激烈竞争。但是,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部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跻身世界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重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战略重心。中国产业正从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三个环节协同发力,补齐重大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加快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步伐。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持续走高,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研发人员总量达到418万人年,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这些数据显现出中国的创新能力基础日益雄厚。

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去年,全国16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出口总额3.3万亿元,净利润2万亿元。

资料显示,2018年,美国的ptc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比重为22.3%,中国占比为20.9%,日本占比为20%,美、中、日3国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重达63%。以此可以看出,中国在科技研发及技术创新层面已经居于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038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比达到29.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92亿元,同比增长61.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中国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使全球市场驱动型、效率驱动型、资源驱动型资本更看好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这是外资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高端产品已经演变为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和全球销售,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全球化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因此,目前全球贸易中超过60%是中间商品和服务贸易。只有更多地将产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才能使产业不断壮大。
以贸易壁垒、技术封锁、破坏产业链生态来改变和砸碎全球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已经不可能实现。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以“再工业化”方式重建全产业链,即便能够在某些领域建起全产业链也不可能“赢家通吃”。因为,发达国家孤立的产业链会带来产品价格的高昂而失去了全球化市场的支撑,陷入产业反生态陷阱。假如拥有全球近170家供应商的苹果手机全部采用美国零部件并在美国组装,其高昂的价格会使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迅速下降,走入产业衰落的结局是必然的。况且,苹果在短期内在美国建立数百家工厂似乎是天方夜谭。汽车、电脑、工程机械、飞机等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其他产业也同样如此。这也正是很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今天依然大举投资中国的原因所在。

尽管在国际化进程中全球产业梯次转移不可避免,近几年中低产业向越南、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加速转移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短期内不可动摇。因为,从产业链集群完整性、人力资源素质、技术水平、劳动效率、物流便利性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等多方面看中国的优势依然遥遥领先并不可替代。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贸易物流能力报告》中,泰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指标的排名为第41位,越南第47位,而中国排名第20位。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产业链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向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将大大提升中国经济的韧劲,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飞彪认为:中国在未来数十年仍将是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心。因为,中国有超过8亿的劳动人口,世界最大的工程师群体红利,中国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众多领域的领先地位,庞大的中高收入人口总量和全球最大的市场空间,加上中国深厚的工业基础,产业聚集度高等,这些因素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产业地位。

面对世界主要工业和科技大国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和博弈,中国要在围堵和追击中突围,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还需走很长的路,可谓任重道远。

必须承认,中国在众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比如高端芯片、系统软件、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特种材料等众多方面,还存在重大短板,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中国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仅以芯片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高端芯片市场,但是高端芯片研发制造却是中国的短板,芯片严重依赖发达国家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之痛。2018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为4780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超过3000亿美元。如何补齐制约中国产业向高端发展的这些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