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需要的是不含水分和含金量高的gdp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需要的是不含水分和含金量高的gdp
陈新光
2015年10月18日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的第28条提出"改进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表明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并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没有水分的、含金量高的gdp,也就是说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更为关键,推动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同样越来越重要。

不唯gdp增速论英雄,并不意味着不要gdp

当前把gdp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截止2015年8月初,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gdp"成绩单"。从上半年gdp"成绩单"中可以看出,中西部经济增速普遍较快,西部各省均超过了7%,呈现"加速补课"的良好态势。仔细分析,贵州、重庆等地的增速与基础投资建设的关联度很大;相反个别增速回落较快的省份,普遍存在"旧的停了,新的没上"的调整尴尬,下半程的压力不小。整体看,缓中趋稳;分别瞧,有喜有忧。各地的增速不同,发展的含金量各异,这自然有历史的成因、有区位的差异,也有禀赋的高低。但无论是练内功、促转型,靠改革来切换增长的动力,还是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都离不开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稳增长,仍需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gdp问题。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引领新常态的定力未曾动摇,宏观调控的手段依然具备。在一些地区存在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不够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对"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认识不到位。步入新常态,不唯gdp增速论英雄,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gdp了。事实上,在当前世界还没有哪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能取代gdp,我们追求的应是更好、更优质、更高含金量的gdp。把gdp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是我们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现代真正意义上的gdp诞生是在1965年,作为宏观经济统计的全球标准,因为这一开创性的贡献,库兹涅茨和斯通两位经济学家分别于1971年和198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可喜,然而增长的担子仍然很重,但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上半年只有12个省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gdp、上半年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41个月为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创下多年新低。倘若经济增长滑落风险区间,不仅转方式、调结构会功亏一篑,社会稳定的大局也可能受到冲击。最近,《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围绕全年gdp增长7%的目标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和专家评论,充分说明守住增长的红线即全年gdp增长7%的目标,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因为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时代主题词,统筹处理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平衡关系,清醒看待经济下行压力,拿出真正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办法,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稳步发展。

调整gdp核算方法,重在反映创新的成果和价值

gdp诞生以来,已从一个单纯的度量指标演变为一种全球性衡量发展水平的通用标准,现在世界很多经济体和国家都用gdp来衡量其发展状况,然而gdp也忽视了一些重要事实,如质量、成本、目的等。忽视了可持续性和生存质量,只衡量产出,结果得不偿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发布《2013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时指出: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中,知识和无形资产是日益重要的因素,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全球经济成功的关键,还是21世纪全球创新社会的一个缩影。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如何在gdp中反映创新的价值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为此改进和完善gdp核算方法一直是联合国统计司和世界各国统计界研究的重点。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联合国1993年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0次会议确立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统计标准即sna2008。,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统计标准与创新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的变化主要有:一是将研发投入从中间消耗改变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计入了gdp;二是将无形生产资产改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中,将包括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文学艺术作品等在内的所谓知识产权产品列入资本账户固定资产分类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研究开发是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在新的gdp计算方式中,研发投入也可以说是知识产权研发的投入,其产品是专利、商标、凯发注册平台的版权等典型的知识产权产品。由此可见,新的gdp计算方式最大亮点就是将知识产权纳入了统计范畴,是显示了知识产权价值的gdp,是21世纪的gdp。这种gdp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gdp。sna2008推出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相继采用,欧盟也将于2014年、日本将于2016年采用,这将是21世纪的世界潮流。

当今创新已是全球经济成功的关键,也是全球发展的潮流。2013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和统计管理局、美国专利商标局联合就发布了《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报告。报告认为,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知识产权的授予和保护是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关键,是企业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有数据统计表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美国经济贡献已超过5万亿美元,约占2010年美国gdp的34.8%。2010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美国提供了接近4000万个工作职位,约占全美工作职位总数的27.7%。按照新的gdp计算,美国gdp新增将近3%,结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知识产权在美国gdp中的比重将达到40%。这就是一幅美国经济产出的不断变化的图景:知识产权几乎占据了美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是知识产权的力量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可以预计知识产权业在美国gdp中的比重还将会继续增大。这一调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特别是创新型国家将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下发了《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和"编制资产负债表,摸清国家财富家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动强度不断上升,2000年我国r&d支出相当于当年gdp的比重是1.00%,到了2014年,这个比重已经达到2.09%,充分体现了我国转型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得到调整和提升。《2013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创新方面充满活力并超过了同类国家。有关数据资料也表明,我国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知识产权数量高速增长,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日益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比例稳步上升。新的gdp统计方法,既有利于增加我国的gdp总量,又能指导我们优化gdp的构成,树立我国和谐发展的新型大国强国形象。

重启绿色gdp核算方法研究,完善发展评价体系

当今,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研究与推广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行绿色gdp核算,是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予以扣除。其目的是弥补传统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其中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研究的成果引人注目,提出了由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三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标准。这就是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所使用的人文发展指数(hdi)的来源。按照这一评价,gdp并非最高的北欧各国高居榜首。它引导了经济学界在社会指标上的转向,即从单一的gdp考量转移到绿色gdp、人文指数和国民幸福指数等等,从而从经济增长转向了社会发展和对幸福感的关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从而使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其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即由原来的"新四化"到"新五化"。"新五化"的提出,赋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和方向,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我国全面推进小康进程中和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4月召开建立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专题会,重新启动绿色gdp研究工作。为什么称之为"绿色gdp2.0"?是因为早在2005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该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份将近10年前完成的报告就是"绿色gdp1.0"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过于偏重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全部社会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在环境治理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传统gdp核算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绿色gdp就是要摸清"环境家底",核算环境污染代价与环境改善效益。与绿色gdp1.0相比,绿色gdp2.0将寻求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成本核算,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同时开展环境质量退化成本与环境改善效益核算,全面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环境容量核算,开展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开展生态绩效评估,将生态服务产品用价值、物理量核算出来;经济绿色转型政策研究,结合核算结果,就促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建立符合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模式,提出中长期政策建议。

绿色gdp至今仍是一个正在研究、有待成熟的项目,重在还原社会成本,以引领世界的生态文明。何为绿色gdp,相关的界定比较一致,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就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和成本,从而得出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重启绿色gdp研究固然有利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但是要防止急于求成的心态。但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基础工业、重化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环境污染治理,还是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与制定,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苛求一步到位。此外,我们还要警惕生态至上主义思潮的侵袭,以防束缚制度研究和制定的空间。同时,在设计与实施全寿命期价值链增值规划时,务必坚持全过程总体最优原则,需"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包括监测数据、生态系统环境容量数据在内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将来在该领域内进行更精确、更科学的定量研究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