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500强出炉: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2022世界500强出炉: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陈新光
2022年08月16日

近日,美国《财富》全球同步发布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45家中国企业上榜,多于美国的34家,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上榜企业的营收占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0.1个百分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中国企业的表现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成果、抗疫的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

中国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扩大并稳居领先地位

2021年,新冠疫情阴影依旧笼罩全球,但世界经济在疫情中艰难重启。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涨19.2%(该榜单有史以来最大的涨幅),相当于当年全球gdp的五分之二,接近中国和美国gdp之和。前5强企业中,前两名均为美国企业,沃尔玛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上升至第二位。前10强其余公司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沙特阿美公司、苹果公司、大众公司、中国建筑集团、美国cvs健康公司,美国和中国各占4家。

自199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28年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像中国如此迅速地增加在排行榜中的数量,超越一个又一个国家的企业,并且稳居领先地位。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755.5亿美元,总资产3,200亿美元,净资产419.6亿美元。进入排行榜的136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总资产3,580亿美元,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由此,中国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地位得到攀升,《财富》世界500强也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这一成长历程。

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仍需加强

在看到成绩取得来之不易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企业在综合竞争力方面依旧存在差距。以体现企业经营水平的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3个重要指标来看: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值分别为8.2%、1.94%和14.8%,均高于145家上榜中国企业的均值。以平均利润为例。中国145家上榜企业平均年利润约41亿美元,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年利润为62.0亿美元,比中国上榜企业高出约50%。再以部分国家作为比较对象看,2022年上榜的美国企业平均年利润为100.5亿美元,德国企业为44亿美元,英国企业为69.6亿美元,法国企业为48.5亿美元,也均高于中国企业。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盈利能力不强的三个原因分别是:一是传统行业占比较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行业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直接影响了上榜中国企业的整体表现;二是品牌价值有待提升。中国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领先,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全球知名品牌榜上,中国品牌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三是高科技产业仍面临“卡脖子”难题。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为例,中国企业综合指标虽然进步明显,如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今年榜单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别位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121位,均创下其排名新高,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各类企业健康发展,这是中国企业能够在世界500强榜单连续3年实现数量领先,且规模质量全面提升的最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有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从创新角度看,就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是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创新体系。

中国企业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谋求自身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从人才角度来说,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破解“卡脖子”难题夯实基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引进、用好、留住人才,通过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发展更上层楼;二是从资本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尤其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企业技术研发的投融资模式,让金融活水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源;三是从营商环境角度来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一流环境,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中国共生(智库)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责任编辑:许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