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加快我国区块链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加快我国区块链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陈新光
2019年12月10日

区块链是一个旨在完全去中心化的技术,是网络时代的共识机制和防范不实信息传递的保障机制。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分别是:比特币、以太坊和波卡链(polkadot)。三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由一个个信息块组成的链状结构,都有去中心化的特点。波卡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链与链之间的通信问题,被视为区块链技术的一大飞跃。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广义解释: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从2009年世界第一个区块链的50枚比特币诞生,到如今,区块链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对区块链通俗的解释: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去中心化,与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意味着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区块链很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新技术。2018年8月澳大利亚最大银行澳洲联邦银行获世界银行授权,成为发行使用区块链技术债券的唯一运营商。仅2019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就发生了216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高达165.37亿元。

我国区块链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为解决金融机构间对账成本高的问题,2016年8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推出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银行业联盟链应用场景。随后,洛阳银行、长沙银行也相继接入机构间对账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准实时对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截至目前,平台稳定运行3年多,保持零故障,记录的真实交易笔数已达千万量级。2017年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发布的《金融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bcos白皮书》认为,区块链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了一致且易于审计的数据,通过对机构间区块链的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审计流程更快更精确地监管金融业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区块链白皮书》中提到一个数字:目前全球公开区块链专利的申请数量高达1.8万余件,中国占比超过半数,居全球第一。2018年8月,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开出,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上海是全国区块链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上海的区块链研发企业数量超300家,涌现了万向区块链、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点融等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应用场景涵盖金融、医疗健康、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在未来的中国区块链产业格局中,上海地区必将是推动该产业高速发展的主引擎之一。

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推进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报道,未来区块链技术正在通过五种方式实现创新:为加密积极提供价格稳定性;通过“区块交易平台”(blockex)使代币发行(ico)市场的营销管理得到加强;将区块链的优势贯彻到传统资产管理之中;建立一个吸引消费者的数字服务生态系统;开发用户因互相帮助而获得奖励的在线社区,从网站购买数字产品。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情况:一是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协同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一步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三是国内重点企业、科研、高校和用户单位要加强联合,加快共识机制、可编程合约、分布式存储、数字签名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四是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相信我国新的发展实践将推动区块链技术和理论创新,积极推动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