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 爽 英 姿 —— 广东省南澳县女子民兵连新记 -凯发注册平台

杨应森  >>  正文
飒 爽 英 姿 —— 广东省南澳县女子民兵连新记
杨应森
2023年05月09日
(图为广东汕头南澳“海岛女民兵连” 在海边巡逻。 张进盛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持钢枪的“海岛女民兵”,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巾帼形象;展现“海岛女民兵”战斗历程的电影《海霞》风靡全国;毛主席为女民兵题照诗作中的名句“不爱红妆爱武装”,更是人皆能诵。

(图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南澳“海岛女民兵连” 在海边巡逻。 资料)

广东省的南澳岛,就有一群飒爽英姿的“海岛女民兵”。

1958年12月,南澳岛云澳镇荖园村的12名渔家女,组建了一支女民兵炮班,与驻岛解放军炮连结为军民联防,共守海防边疆。在1964年举行的广州军区民兵火炮射击比武中一举夺魁,被誉为“女神炮班”。因军民联防尤其是培训女民兵炮班成绩优异,炮连指导员谭爱云受邀出席首届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赠两支半自动步枪。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共汕头市委常委、汕头警备区政治委员张宏俊大校告诉我们,南澳县女子民兵连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老女民兵一起坐谈、相互勉励。张进盛摄)

65年过去,南澳“海岛女民兵”英姿不减。于是,我与警备区宣传干事陈建文等一行登上南澳岛,记录下南澳“海岛女民兵”新征程上的新足迹。

新生代 新风采

3月的南澳岛,风和日丽。女子民兵连的训练场上,连长林佳静正带领英姿飒爽的“海岛女民兵”进行实操训练。

看到身着迷彩戎装的“海岛女民兵”,我告诉女子民兵连指导员林夏媛,今天的“海霞”比当年的“海霞”更有“兵”气。

林夏媛笑了:“戎装只是外在的‘兵’气,我们更讲求内在的‘兵’气。今天的“海霞”,应该是传承‘老海霞’基因的‘新海霞’。”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进行科目训练。张进盛摄)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立定,一整天的队列训练,让女民兵腰酸、腿痛;操枪、瞄准、射击,骄阳晒得肤黑脱皮、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为紧贴实战,近来的训练又有了格斗、擒拿、扑俘、跨越、匍匐行进、抗眩晕等男民兵的训练科目,女民兵们身上淤青红肿、吐得昏天黑地。

女民兵们笑着对我“坦白”:“太苦太累,我们也曾想法投机偷懒。”一次扑俘训练,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林耀希偶然发现一位女民兵的偷懒动作,便上前蹬了她一脚:“丫头,你的腿没用一点力,怎么扑俘擒敌?”

老连长的话,引起了新生代“海岛女民兵”的热烈讨论。林夏媛告诉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强军必先强体、实战必先实训,“女民兵也是‘兵’,是‘兵’就得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兵气’”。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进行格斗科目训练。张进盛摄)

女民兵们喊响了自己的口号:“训时再多些、强度再大些、训风再严些”。连长林佳静说,“我们不是天生强大,我们只是天生要强。”

去年底的支援保障任务的武装拉练,“海岛女民兵”摩托化开进,途中根据不同科目开展急行军、强行军,走公路、穿山林,中间穿插野外救护、防空隐蔽、目标防卫等多种实战情景导调,女民兵有人脚起了泡、有人手被划、有人旧伤复发,长途奔袭100多公里,全连却没有一人掉队,圆满完成了实训任务。

“没有一人掉队,就是刻苦训练的成果。”当年的“女神炮手”蔡婵丹,对孙女辈的女民兵们赞口不绝,“有我们当年的样!”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舰上进行科目训练。张进盛摄)

林佳静告诉“女神炮手”奶奶:“老‘海霞’能做到,新‘海霞’一样能做到,男民兵能做到,女民兵一样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新生代 新质力

当年的“海岛女民兵”,操练的是步枪、迫击炮,今天的“海岛女民兵”,操练的不止常规枪械,还有计算机、无人机、摩托艇。

林佳静对我们说:“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面对的是现代战争。现代战争战时需要什么,我们女民兵平日就训练什么。”

(当年的“老海霞” 一手拿枪、一手织网。资料)

当年的南澳“海岛女民兵”,都是海边织网、晒网的渔家女,学历最高的不过初中。今天的南澳“海岛女民兵”,有公务员、老师、医生、企业职员,学历大都在大专以上,甚至有“海归”的研究生。

南澳县人武部政委符传球上校对我们说:“女民兵心细手巧、学历高,于是我们在女子民兵连组建多个新域分队,引导不同专业、行业的女民兵融在一起、练在一起,提升‘海岛女民兵’的整体质力。”

林佳静告诉我们,根据现代战争和海岛的特点,女子民兵连现在建有无人机侦察、海上舟艇、海上救护、外语向导等新质民兵分队。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进行海上救护科目训练。张进盛摄)

2019年,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全国锦标赛在南澳举行。6架无人机在赛场赛道上空实时监控,操控无人机的,就是南澳“海岛女民兵”;在汕头警备区组织的海上实战演练中,执行重要目标搜索、定位和海止紧急救护任务的,也是南澳的“海岛女民兵”。

陈怡凡等3名南方医科大学毕业生,是女子民兵连救护分队的骨干。她告诉我,通过抗眩晕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体能、专业训练,“全连共有37名女民兵取得了救护员的职业技能证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毕业、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外语向导分队女民兵郑林泓,利用通晓英、西、葡语的优势,编写出了《保障作战英语手册》。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进行海上科目训练。张进盛摄)

据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方金波介绍,在汕头警备区组织的“精武民兵”比武中,南澳女子民兵连勇夺无人机侦察和医疗救护单项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三名。

看到新生代“海岛女民兵”的新本领,南澳女子民兵连的老连长林耀希、林秀冲,老指导员蔡仕宜、林耀珍、李舜端和“女神炮手”蔡婵丹非常高兴,连连夸赞这些后辈:“你们比我们做得更好、比我们更强!”

(当年的“老海霞”正在海面上进行巡逻。资料)

林夏媛告诉老前辈:“我们的强,来自您们的基因。”

新生代 新使命

老一代的“海岛女民兵”,以“守海岛、固海防”为使命,新生代的“海岛女民兵”,有着新时代的新使命。

在南澳女子民兵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上,新生代“海岛女民兵”更加明确了时代赋予自己的双重使命:“守岛、建岛”。

北回归线穿岛而过的南澳,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和海岛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77.7%和79.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照南澳“工业不上岛”的发展思路,“海岛女民兵”把‘建岛’的目光盯准了“植树造林”。

(图为女民兵们正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张进盛摄)

新生代“海岛女民兵”说,她们“既爱武装、也爱绿装。”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南澳县女子民兵连全连集合、登山植树。

他们积极投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致力高质量绿色发展,在南澳岛筑起了临海“绿色屏障”。

“现在训练条件很好,有很多高科技设备,我们更要学习更多技巧和本领,在需要用到的时候能顶上。” 蔡玉冰说。作为“兵”,护林是南澳县女子民兵连“守岛”的职责和重点任务。海岛森林消防任务重,每逢清明节前后和山林火险高危期,女民兵们飞手都会升起搭载着40倍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地进行空中巡查,支援地方森林防火,收集的数据送到应急部门,为救援路线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2020年连队被评为“最美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

(图为女民兵们利用无人机护山护林。张进盛摄)

“海岛女民兵”护山护林,也护海护滩。

南澳县拥有46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海蓝、滩净、湾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海岸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和“4a级旅游区”。

巡逻值勤,“海岛女民兵”都会清理沿途被海水冲上海滩的泡沫浮球、碎木块、塑料袋等垃圾;平日,“海岛女民兵”定期清理海滩环境,并走进渔港、登上渔船,向渔民宣讲海洋生态的保护知识;旅游旺季,“海岛女民兵”一边清理海滩垃圾,一边提醒游客保护的清洁。

(女民兵们风雨无阻日夜坚持巡逻守护。张进盛摄)

林夏媛说,“建岛”,让南澳更美丽,“守岛”,让南澳的美丽不被玷污、不遭破坏,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生代“海岛女民兵”的新使命。

新生代 新精神(一)

南澳县后宅镇的山顶村,有一幢被称为“渔民公馆”的旧宅,是90多年前党领导南澳渔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1930年8月,南澳县党支部负责人蔡盖清被反动当局逮捕。9月,坚贞不屈的蔡盖清一路高唱“国际歌”,惨遭杀害,年仅23岁。

(图为宣讲员蔡玉冰[左] 向作者讲述南澳革命斗争史。陈建文 摄)

在“渔民公馆”红色纪念馆,我们聆听着宣讲员蔡玉冰讲述南澳革命斗争史和蔡盖清烈士英勇不屈的事迹。90后“海岛女民兵”、共产党员蔡玉冰告诉我们,从曾外祖父蔡盖清身上,她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

南澳女子民兵连首任指导员蔡仕宜说,正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南澳渔家女组建了女民兵炮班;现任指导员林夏媛接过前辈的话,正是对党的绝对忠诚,新一代“海岛女民兵”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传承、弘扬“海霞精神”。

(图为在当年拍摄电影《海霞》的海滩上,指导员林夏媛向警备区政委张宏俊 [左二] 介绍老一代女兵们的情况。陈建文 摄)

南澳“海岛女民兵”诞生于1958年。女子民兵连老连长林耀希说,面对敌对势力的核讹诈和对沿海地区的骚扰,“我们必须自卫自强。”

65年后,自强的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南澳县百姓宣讲团成员的蔡玉冰告诉我们,“正因为我们的自强、祖国的强大,震撼了在台海频频生事的敌对势力,增强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完全统一的意愿。”

南澳岛是地处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目前,居住在台湾的南澳籍同胞达10多万人,超过南澳县现有居民人数,每年都有许多南澳籍的台湾同胞返岛探亲。

(种下相思树,留下相思情,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张进盛摄)

明代后期从台湾引种的相思树,是南澳岛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南澳种植的相思林面积已超过5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42%,其中就有几代“海岛女民兵”植下的“相思林”。

每年5月,相思花绽放南澳岛,南澳人也会欢庆相思花节。近日,当年的“女神炮手”、77岁的退休老师蔡婵丹创作了歌曲《台湾,祖国的宝岛》。她准备在今年的相思花节,和新老“海岛女民兵”同台高唱这首歌,“表达对祖国完全统一的热切心愿。”

新生代 新精神(二)

在南澳岛,和“海岛女民兵”们面对面地交谈、采访,我们发现,她们中的不少人与“兵”沾亲带故、与“兵”多有关联。

(图为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林耀希[右二]向作者介绍当年连队人员情况。陈建文 摄)

“海归”研究生郑林泓的祖父,是戎马半生的老军人,曾参加解放南澳的战斗;朱曼群的外公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父亲是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章烨柠是退伍女兵;连队第三任指导员李舜端的父亲曾是云澳镇人民武装部部长,现任连长林佳静的丈夫是后宅镇人民武装部部长。

林佳静笑着说:“我们都有天生的‘兵基因’、‘兵情结’。”

正是这种天生的“兵基因”、“兵情结”,让南澳的“海岛女民兵”中,有了母女传承和姐妹、姑嫂、妯娌并肩的佳话。

1958年,年仅16岁的渔家女黄婵兰成为“海岛女民兵”,是当年“南澳海防三姐妹”之一。与兵结缘、成为军嫂后,黄婵兰把驻岛部队的战士视为兄弟和孩子。战士生病了,她煎药、护理;战士衣服破了、脏了,她缝补、浆洗;新战士想家,她抚慰、开导,被战士们称为“编外指导员”、“兵妈妈”。

(瞧,这帮“兵妈妈” 最高年龄83、最小年龄65岁,当得知我们要采访她们时,个个兴高彩烈,并在当年训练的海边为我们唱起了“海岛女民兵连歌”。 陈建文 摄)

在黄婵兰家里,有许多“兵孩子”写给“兵妈妈”的信。这位年逾80的老“海岛女民兵”、广东省爱国拥军模范说,自己一生都将与兵同行。

在南澳女子民兵连,我们发现了“归巢”现象:新生代“海岛女民兵”中,有许多是在外求学毕业后重返海岛的南澳女,“海岛女民兵”不仅有“兵基因”、“兵情结”,还有“岛基因”、“岛情结”。

曾留学海外的“海归”研究生郑林泓告诉我们,自己重返南澳,是为了亲身参与家乡建设、“让南澳岛更美好”;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的邱若灵、南方医科大学毕业的陈怡凡说,担负守岛、建岛的双重使命,就要像老一代“海岛女民兵”练迫击炮那样,守岛刻苦克难、建岛敬业兢业。

(汕头警备区一贯重视关心女民兵连的建设。图为警备区政委张宏俊[左二] 等深入海岛与女民兵们座谈,了解女民兵们的学习、工作和训练情况。陈建文 摄)

2019年至今,南澳女子民兵连有60余人次被表彰为“精武民兵”;我们在采访中向南澳县县长姚玳勇、县委副书记詹毅等同志说起女子民兵连,他们都说,新时代的“海岛女民兵”在本职岗位上“都是顶呱呱的好手”。

2003年,习近平同志曾高度赞扬“海霞”精神,要求“充分挖掘与弘扬海岛女民兵的普遍意义。”同我们一起登岛的汕头警备区政委张宏俊大校问我:“你在南澳挖掘出的‘海霞’精神是什么?”

我回答张宏俊政委:“爱党忠诚、爱国敬业、爱军尚武、爱民奉献、爱岛奋进,就是赓续传统、与时俱进的南澳‘海霞’精神。”

海风习习、海浪声声,“曙光初照演兵场”。看着“海岛女民兵”与驻岛部队战士同场训练的矫健身影,我不禁吟诵起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夕阳西下,离开海岛时,我们仍看到女兵们站岗放哨的矫健身影。张进盛摄)

(杨应森| 陈健文、张进盛)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