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发力 -凯发注册平台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发力
陈新光
2016年11月07日

第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巴黎协定》已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该协定的生效需要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占全球总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批准。这一目标在2016年10月5日占全球总排放量12%的欧盟批准该协定后实现,此后批准文件交付联合国总部,这是排放量最大和最脆弱的国家首次达成协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日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于11月4日正式生效,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中方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今世界气候风险日益加剧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上升,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逐年上升。气候变化影响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引发的环境恶化问题愈加严重,环境安全问题凸显。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带来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和全球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自1750年人类步入工业化以来,在经济和人口增长的驱动下,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过去40年里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约占工业化以来总排放量的一半。本世纪以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平均每年增加1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速度已从2000年前的1.3%增长到了2015年的2.2%。气候变暖还将放大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并将产生新的风险,将人类社会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难以控制之中,热浪、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将更为频繁。以刚过去的2015年为例:是为世界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洋持续增温,海平面继续升高。人类逐渐认识到如果不加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和规模,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也就无法遏制,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打破了地球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碳循环自然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研究表明,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人类就会对全球气候失去控制,其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只为发达国家制定了排放标准,于2005年生效。由于该协议只为发达国家制定了排放标准,这也造成美国等一些国家决定不加入该协定的原因之一。为此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同担当、积极作为。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同担当、积极作为。

进一步优化全球气候治理的方向和路径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巴黎协定》从达成到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样的速度在人类全球治理和应对共同挑战的实践中实属罕见,展示了世界各国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体现出各国在全球治理中秉持加强协调沟通、最大程度凝聚共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追溯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演变,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本原则。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设置了发达国家的集体减排目标,同时,还确定了其各自的减限排目标,《巴厘行动计划》,确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轮子",即减缓、适应、资金、技术,以及针对"长期目标"的"共同愿景"。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提出了2℃目标、绿色气候资金、技术机制、审评等内容,并且都在后续的"坎昆协议"、德班平台进程中得以体现,逐步不再区分附件i和非附件i南北阵营。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各国以自上而下和盘点的方式为机制,加强行动和合作,南北阵营的分界线逐渐模糊。在20多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后的2009年至2010年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虽然南北分歧依旧存在、但是,从巴厘路线图进程开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主要经济体在经济、排放、贸易等领域力量的调整,发展中大国在不断进行实质性贡献。美国重新以积极姿态回归应对气候变化,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也在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可以说主要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在客观上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巴黎协定》正是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实现的利益平衡,中美两国的行动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影响力作用。《巴黎协定》是在《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等一系列成果基础上,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以更加包容、更加务实的方式鼓励各方参与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国际气候治理进入了全面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巴黎协定》生效,世界迎来各方能否兑现承诺、积极推进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新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11月7日至18日将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届时,预计将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共同商讨如何在技术细节方面落实《巴黎协定》的框架和原则。由此看来,期待在解决治理失灵,寻求公平、长效的环境善治方面,必须进行政策工具创新,探索新机制,确保全球气候治理从集体共识落实到集体行动:一是要构建国家合作机制,制定相互配套的"一揽子协定",监督、激励和约束各缔约方,切实履行本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和措施,规避策略性减排。全球气候治理要靠各国国内政策工具发挥效用,因此要在议定框架下落实缔约国的"自主贡献",发挥互动式政策工具的优势,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对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限和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基准年下降的排放比例等定时量化;二是要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行业技术标准。各国政府通过规制行业排放标准,发挥强制性政策工具效力,将各行业纳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规定本行业必须采用有助于减排的技术标准或污染排放上限,特别要规制和引导高能耗行业内个体排放达标,在统一标准后,保持行业标准的动态更新和周期性调整;三是制定并严格实施碳排放税和污染物可交易排放许可制度。要建立以全球碳排放税为主的税费制度。通过税收工具激励创新、有区别的税率实现国别间公平,高耗能产业转移产生的碳税由转出国和转入国共同承担。同时,制定主权国家间和国内相配套的可交易排放许可制度。核定全球总排放许可限额,将总限额合理配置给各国,国内对限额进行再配置,促使各主体慎重考虑发展碳密集产业。

中国以身垂范,坚持低碳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为庆祝《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当地时间11月4日上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了庆祝活动。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的生效具有历史意义:"今天,我们创造了历史,人类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历史,因为《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了。全球气温已上升到了一个制高点,我们此时迎来了这一全球性气候协定的生效,这是历史性的一天。"今天召开的摩洛哥马拉喀什会议将在公约原则和规定的指导下,落实各国的自主行动。各国将继续发扬协商沟通精神,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稳定框架,为人类共同的家园提供安全保护。这是一项全面、平衡且富有雄心的协定,将令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踏上新起点,勾画出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愿景。中国以身垂范,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大步向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呼吁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方向与路径。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道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参加《巴黎协定》的批准书,为推进《巴黎协定》早日生效释放了强有力信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不同阶段评价称: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基础的贡献、重要的贡献、关键的贡献。

早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中国就以实际行动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其中具体的指标十分突出,如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等等。在本届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积极推动峰会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得以突出,这也成为杭州峰会的关键性成果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之中,中国从未放松对自身的要求。2016年11月1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报告》显示,中国积极采取强有力政策行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比如,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11.4%的目标。这些进展,充分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力。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为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并促其早日生效作出了建设性贡献。中国领导人向世界宣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表率。"十二五"期间,中国碳强度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7%的目标任务;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中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气候治理目标,(包括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当中的比例提升到20%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中国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些进展,彰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善尽义务、多作贡献的诚意和能力。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