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深圳也产大文化 -凯发注册平台

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深圳也产大文化
杨应森
2015年09月07日

——辞赋大家陈少慈

今年8月14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华侨华人产业交易会上,一幅《潮汕赋》长卷,竟然被估值12亿元的天价。

(图为由著名书法家黄家喜书写‘长9米、高2米’的《潮汕赋》长卷作品。)
(图为由著名书法家黄家喜书写‘长9米、高2米’的《潮汕赋》长卷作品。)
《潮汕赋》长卷凭什么被估值12亿元的天价?
《潮汕赋》“物以稀为贵”,参与侨交会的众客商一致认为。
而广东省文史馆研究馆员、文化艺术收藏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黎展华先生却认为,《潮汕赋》的价值一定会超过12亿元的估价。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滕王阁序》、《岳阳楼记》、《赤壁赋》等名赋更是千古绝唱。但现代“诗”、“词”盛行,“赋”却似乎被人淡忘。
《潮汕赋》被编入国家《大学语文》规划教材、成为苏轼《赤壁赋》之后、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的“现代第一赋”。
曾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的庄礼祥先生对我说,因为《潮汕赋》“沉淀了‘历史’和‘文化’”。
《潮汕赋》的作者陈少慈,是我的老朋友、也曾是部队的战友。陈少慈没上大学,脱下军装、“下海”从商,他的爱好,就是中国的古典文学。

(图为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陈幼南先生(左)与作者合影。)
(图为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陈幼南先生(左)与作者合影。)
乡情、乡恋,是古今文人吟诵永恒的主题,陈少慈似乎也不例外。
在《潮汕赋》里,陈少慈描绘家乡的山水风光、记述家乡的历史文脉、突显家乡的人文特点、赞美家乡的发展变化。
难怪有人说,读过《潮汕赋》、就知晓了潮汕。
但是,陈少慈“诵赋”的对象,又不止于潮汕家乡。
2004年,深圳人投票评选出“深圳八景”,他“诵赋”《深圳八景》;2011年,陈少慈登顶湖北武当山,他“诵赋”《武当记》。

(图为《潮汕赋》等作品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大学教材。)
(图为《潮汕赋》等作品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大学教材。)
我的一位老友、湖北资深报人彭晓现在旅居深圳,他对我说,他从《潮汕赋》中了解了潮汕、从《深圳八景》中领略了深圳,而且特别感慨,自己也曾多次采访、登顶武当,但没想到的是能把武当写得如此绮丽壮美、大气磅礴,能从不同角度诠释武当的意象、内涵的,“竟然不是湖北佬、而是一位潮汕人”。
继《潮汕赋》、《深圳八景》、《武当记》,陈少慈又写下了《怡心泉记》。
陈少慈告诉我,《怡心泉记》是他偶然一次旅游、偶遇一处仙境、偶生诵赋之情,至于怡心泉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从来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据说,曾有人研究后认为,怡心泉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万绿湖附近。我问起陈少慈,他仍然笑而不答,然后反问我:“《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又在哪里?”。
陈少慈说,《潮汕赋》、《武当记》、《怡心泉记》都是有感而发、因情而诵,祖国的山水也是意蕴丰厚的文化。
陈少慈的家乡广东揭西县、客家人约占总人口的近一半,近年他就致力推广客家文化。

(图为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桂雄先生(左四)
(图为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桂雄先生(左四)在侨交会观赏《潮汕赋》。)
在漫长的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民最思念就是故乡,这种“乡情”使得客家先民不为当地同化、始终坚守自己的习俗,陈少慈诵《潮汕赋》就缘于此。
在漫长的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民也包容,兼收并蓄、融合发展,所以陈少慈诵《深圳八景》、《武当记》、《怡心泉记》就缘于此。
被称为“文坛新三品”的《潮汕赋》、、《武当记》、《怡心泉记》和《鹏城八景》先后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一书,《潮汕赋》有多条手札收藏于京城、台北故宫等处,陈少慈也被国内文学界视为“继承和革新前人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经验,用来表现新生活的后来者”。
在颇有名气的深圳“大芬村”,陈少慈为自己的工作室命名“泰龙斋”,在“泰龙斋”门口自书对联:“寄言山海角、聚气白云间”。

(图为落户在深圳大芬村的陈少慈工作室“泰龙斋”。)
(图为落户在深圳大芬村的陈少慈工作室“泰龙斋”。)
也许,这就是陈少慈“诵赋”的追求。
在“泰龙斋”,我和陈少慈又说起《潮汕赋》被估值12亿元,他只是淡淡一笑。
陈少慈看中的不是金钱价值,而是对自己继承和革新的肯定。
于此,我借李克强总理近期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的一句佳句:“高手出在民间”。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