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纪录片《花开中国》——用故事彰显中国花卉之美的国家相册 -凯发注册平台

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纪录片《花开中国》——用故事彰显中国花卉之美的国家相册
王永利
2020年05月03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5月1日起,五集纪录片《花开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隆重播出。这部由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独家出品的中国首部自然园艺类纪录片,选择了五种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花卉,茶花、杜鹃、月季、菊花和牡丹,从期待到收获,从山野到园林,从中国到世界,它们连接起不同的地域文明,展现花卉承载中华文明并温馨影响世界的故事,每一帧都是致美的屏保,令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为提升该纪录片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收看节目,央视纪录频道与央视频和新浪微博在五一播出期间联合举办#全民花样晒花#慢直播互动活动。直播了四川、云南、河南、新疆、北京等地的“云赏花开”“舌尖花开”“笔上花开” “指上花开” “乐响花开”主题花卉活动,打造了现象级的融媒体传播互动事件。

一、立意高远,展现花卉承载中华文明并温馨影响世界的故事。

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物种资源,是地球上众多花卉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拥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该片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用震撼而温暖的镜头语言,呈现中国这片热土特有的花卉,被中国人喜爱,花开中国,流芳千载,浸润了中华文化,为中国带来福祉,不仅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越时空,而且展现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非凡历程。这些美丽的花卉,承载着中华的文明,犹如文化交流的大使,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美好寓意和审美享受。

原生长在高山或贫瘠环境中的茶花、杜鹃、月季、菊花、牡丹,以生命的美丽绽放,惊艳了人间。中国的园艺随着文明进步而发展,无数骚人墨客为歌咏这些花卉,留下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植物猎人”较早就把这些美丽的植物引到世界,成就了西方著名的园艺名胜。如康熙年间,英国人昆宁汉姆是第一个把中国植物标本和种子寄回英国的人,使得原本只有1500多种植物的大英帝国,开启了喜爱中国植物和花卉的风潮。后来著名的“植物猎人”福雷斯特20世纪初受雇于英国宫廷贵族,发现了三万多种中国植物标本和10000多种植物种子。瑰丽多姿的茶花、杜鹃、月季等,成为英法等国园艺的主角。“无杜鹃不成园”的说法,成为西方园艺界的名言。甚至今天许多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当得知当地多个著名花园中的花卉绝大多数来自中国,最早从十七世纪就来自中国,无不由衷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

山川无阻,日月有情。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相信一颗种子,期待一次绽放,每一朵花都有一个值得倾听的故事。这就是中国花卉影响世界的故事。从植物到人到这片热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具象寻根。

二、聚焦原生态植物的发现与保护,诠释绿色发展理念,普及自然知识。

该片首次发现并用影像记录了许多珍贵的花卉品种,普及了植物的知识。特别是首次反映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到生态脆弱的地区花卉顽强生长瑰丽绽放。在大理宝台山原始森林,摄制组拍摄王仲朗学者发现了28.1米的古老茶花树,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8.5米。茶花精品中“恨天高”、“童子面”“松子鳞“狮子吼”美丽的状态,集中展示给观众。大理州一棵近400岁的茶花树,是世界人工栽培茶花最高纪录的保持者。轰动世界的黄色金茶花在广西防城十万大山深处山涧沟谷被发现,由黄载年一家三兄弟从父亲手里接管这片野生金花茶林,日夜守护。云南高黎贡山的密林里,堪称“杜鹃花家族的王者”大树杜鹃。在1981年被中科院冯国楣教授重新发现。大树杜鹃的数量至今不超过3000棵,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今天,高黎贡山每一棵大树杜鹃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编号。借助护林员们观测的信息数据,科学家期望有朝一日能像辅助大熊猫产崽一样,助力大树杜鹃繁衍后代。护林员们仿佛宿命般地陪伴着大树杜鹃,他们笃信,只要守护,大树杜鹃就不会消失。片中介绍了中国是杜鹃花的王国,拥有着540种杜鹃花原种,占全世界的60%。像大树杜鹃这样,藏在深谷幽壑中的杜鹃花,在古代被叫做“踯躅”,它们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西南山区,特别是在横断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所以它们也常被称为“高山杜鹃花”。盛开时,十多朵花同时在枝头顶端绽放,成为一簇簇的花球。在四川自贡,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中医,一个人花了二十年时间,用业余时间,把郊外的一座荒山打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茶花山,以一段真实朴素的人生故事传递着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三、创新电视表达,审美观照小中见大,静态美与动态美交相辉映。

该片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生动讲述中国花卉故事,讲述了爱花人护花的故事,向自然生灵致敬。牡丹爱好者和摄影师桑秋华,1983年第一次拍摄牡丹就爱上这个花卉,曾七天七夜守望牡丹绽放那一刻,168个小时连续拍摄却无功而返。他到了痴迷的程度。最终他拍摄的多个品种牡丹花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绽放的慢动镜头,惊艳了世界观众。85岁的沈荫椿继承父辈遗愿,一生致力于种花并用外语写书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花卉,赢得世界花卉界的赞美。他的外甥继承了他的使命,继续让中国花卉绽放在世界人们的惊艳中。山东荷泽的孙文海为了牡丹园的丰富,不停地尝试新品种的嫁接和驯化。罗英武,大立菊种植人,从父辈传承下来的技术,让一株菊花开出数千只花头,且排列有序,难度之高封顶艺菊榜首。英国的玛丽•路易接过曾祖父留下的花园,让来自中国的花朵成为世间最美丽的花魁……片中的人物故事,生动感人。审美观照,小中见大,从一朵花看大千世界、看百态人生,看文化起源,看文明传播。其审美取向,首先精致呈现物象的静态美,但是,为了提高艺术感染力,努力实现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中产生动态美,在光线变化中让静态物象赋予了绽放的动态变化,饱满的特写和全景漫山遍野的花海与蒙太奇流畅切换,呈现出的诗情画意和壮观震撼效果,让观众大饱眼福。

四、匠心精良制作,打造中国自然园艺纪录片扛鼎之作。

《花开中国》的拍摄和制作历时2年多,主创人员遍访国内21省市自治区,国外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5个国家的十多个城市和乡村,行程近十万公里,最终凝聚成这五集5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使用4k标准采用延时摄影、动画、显微摄影等多种拍摄方式,展现花卉怒放时刻,显微摄影进入植物器官内部带来视觉奇观,向世人首次呈现牡丹果实成熟以及牡丹籽的镜头,此外还有航拍、无人机等等,记录和呈现一幅幅精美的中国花卉国家相册。该片的解说词也充满文学色彩,堪称散文诗。

团队践行“四力”,脚力、脑力、眼力、笔力,下足了苦功夫。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中国西藏嘎玛沟,喜马拉雅最深僻的山谷之一,在这个所有乔木都不能生长的极境之地,只有高山杜鹃能够耐受冬季的严寒。摄制组在海拔4500米的极端环境徒步行走9天9夜,才拍摄到高山杜鹃顶凌绽放的珍贵镜头。该片制片人刘颖和导演黄瀛灏介绍,拍摄植物最难的是时间的把握,花卉有大年小年。守候,则意味着漫长等待,也许等来的是徒劳。该片的最终呈现,堪称完美,赢得审片专家现象级的好评,看过的观众更是好评如潮。

这是中国首部自然园艺类纪录片,将作为一项重要影像工程和一种文化符号,为中国植物界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花开中国》守候民族的“诗与远方”,以一颗匠心,从微观入手、小中见大、大处落笔,唱响爱国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成为艺术精品。(王永利)

【责任编辑:王晗】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