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为制服艾滋病毒奋斗卅载的尚红院士 -凯发注册平台

吴勇  >>  正文
吴勇:为制服艾滋病毒奋斗卅载的尚红院士
吴勇
2019年12月01日

尚红,辽宁新当选院士中唯一女院士,检验医学界唯一的女院士,检验届第一人,全国首家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创立人,带领团队鉴定出两个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关键酶。

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意在强调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在11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2019年1—10月,全国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6.6%,治疗成功率为93.5%。母婴传播率从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5.8%,降幅达26.6%。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

同期,据辽宁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辽宁省2016年至2018年新报告人数分别为2960例、2803例和2771例,辽宁省新报告人数实现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1月至10月,辽宁省新报告人数2279例,较去年同期减少2.7%。

1检验医学唯一女院士

比尔·盖茨曾表示,他有三个理想,消灭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而随着屠呦呦先生发现青蒿素,已经有数亿人从疟疾的痛苦中被解放。在攻克艾滋病毒征程中,有一位杰出代表是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尚红教授。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网站公布了2019年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名单,中国医科大学尚红教授名列其中。她是中国工程院新当选的6名女院士之一,辽宁省新当选院士中唯一的女院士,更是检验医学界唯一的女院士,被称为“检验医学第一人”。

尚红教授的研究领域,正是当今世界头号医学难题——艾滋病。她主要从事艾滋病毒关键检验领域和临床检验标准领域的研究工作,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及艾滋病防治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近30年。

她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更是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出两个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关键酶——逆转录酶活性的蛋白质。除了在科研领域对艾滋病研究有突出贡献,尚红还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为全国艾滋病的防治建言献策,为全国艾滋病的宣传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要在现有健康教育与防艾工作基础上,更全面地开展性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教育。”尚红在2018年发表全国政协提案时说。

2艾滋病——恶魔般的病毒

艾滋病(aids),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病人以来,截止2018年,全球约有超过4000万人感染。

对艾滋病的防治,是所有已知传染病中最难推行的。不同于其他通过空气、唾沫等传染的病毒,艾滋病的第一大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占93.1%,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扩大。而性,恰恰又是人们最私密、最难以启齿的。所以得了艾滋病的人不愿意坦白和接受治疗,而未得艾滋病的人也羞于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自1980年以来,全球艾滋病的感染人数暴增600倍,艾滋病防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30年过去了,艾滋病的防控仍然没有一个最优解,除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还不够普及外,更重要的是,至今都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

3检测工作——防治艾滋病的第一步

防治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检测工作。这里的检测工作,不仅包括科学上对艾滋病病毒各项成分的检测和病理性研究,更包括疑似患病人群对自己的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对外称:全世界有超过1400万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占总患病人数的40%。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估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尚有32.1%的hiv感染者没有得到发现。因此,国务院将“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列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之一。

艾滋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时间可达3-10年,在潜伏期间,与常人无异。因此,如果一个人在已经携带艾滋病毒的情况下,不能够及时进行检测的话,就极有可能在3-10年间将艾滋病毒传给更多的人。

其实艾滋病的检测已经十分简单了,简单到只要用试纸就可以完成。但难的是如何让人主动去检查。

美国疾控中心认为,需要进行艾滋病检测的应该是“所有人”。1995年开始,美国将每年的6月27日定为国家hiv检测日,他们宣称,这是一项和其他体检项目同样平常的检查,你随时可以去做。但即使如此,仍有14%的美国艾滋病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

为了研究破解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方法和艾滋病治疗难题,尚红从1983年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之后,赴日留学,攻读医学博士,从事支原体抑制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活性研究,并于1996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日本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她谢绝了国外的高薪挽留,回到祖国并献身于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代研究艾滋病治疗方法的女博士。

在此期间,她的成果被《j.bacteriology》、《cellular immunoology》引用。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获1999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辽宁省首届青年科技二等奖,1996年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着有关艾滋病研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严重传染病防治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等10余项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她组建了东北地区第一个从事艾滋病研究的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填补东北地区艾滋病基础研究的空白,该实验室已被卫生部批准为全国医院系统首家艾滋病确认实验室。

4抑制逆转录酶——制服艾滋病的关键

虽然艾滋病疫苗至今没有研制出来,但是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却已经投入了使用。而尚红教授的研究,正是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关键所在。那么尚红教授的研究,对艾滋病又做出了那些贡献呢?在临床上又有什么样的应用呢?

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感染过程分为病毒附着、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成熟六个阶段,其中病毒附着和逆转录是最容易被阻断的环节。而尚红教授检测出的两个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关键酶——逆转录酶活性的蛋白质。在此之前,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支原体培养上清对i型艾滋病病毒的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除来自于培养上清中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而尚红院士第一次证明了,抑制作用还来自于核糖核酸酶(rnase)。尚红实验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具有脱氧核糖核酸酶或核糖核酸酶活性的两个主要蛋白峰显示出明显的逆转录酶抑制活性。她还发现,培养液中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其所具有的脱氧核糖核酸酶或核糖核酸酶活性呈正相关。

有关权威专家对这项研究成果鉴定后认为,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上有创新和突破,而且为研究、开发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此之前的逆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等,多有强烈的抗药性和不良反应,但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新型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体内艾滋病毒的数量,对细胞的毒性很小,在极低的浓度也能抑制hiv-1的复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常见的有奈韦拉平、利匹韦林等药物。

5投身艾滋病防控

除了检测出两个关键酶外,尚红教授也在时刻关注艾滋病传播的最新途径,并大力创新艾滋病宣传的方式。在推进艾滋病检测的普及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尚红教授提出了数个提案,推进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尤其把高校作为宣传重点,消除恐艾情绪,以此来达到鼓励检测的目的,配合国家保护艾滋病人隐私的相关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

截至目前,中国多地高校都设置了方便个人进行艾滋病自助检测的“尿液检测自助柜员机”2008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检测量仅0.45亿人次,而2016年这个数据已经增加的1.69亿人次,占全球检测量的三分之一,新发现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2万多例。

“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但近年我国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工具发生偶遇型性行为激增,这种‘网约性行为’伴发多性伴、性病艾滋病传播,危害极大,亟待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尚红在2018年两会时接受国际在线记者采访时说。

除此之外,尚红还建议,应当规范媒体宣传,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舆论宣传,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坚决打击通过网络传播违法的淫秽色情信息,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高防艾知识宣传的覆盖面。例如,在一些游戏或者青少年喜欢的网站界面设置弹出框,介绍一些防艾知识。

以尚红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贡献,是中国智慧对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贡献,是对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中国防艾治艾的经验,为全球防治艾滋病提供了参考经验。相信,在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2030年彻底终止艾滋病流行”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1.http://www.nhc.gov.cn/jkj/s3586/201911/c2388ce70bdd404ea6dfcd886591784d.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http://wsjk.ln.gov.cn/wst_mtbb/201911/t20191129_3645418.html

3.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50311/content-471302.html

4.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305133721627.html#

5.http://hkb980dd.pic44.websiteonline.cn/upload/0ezt.pdf

6.https://pc.byhiv.com/yufang/2018/0424/3715.html

7.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th0tr2005118ogm.html

8.http://news.sina.com.cn/c/2001-11-15/400584.html

9.http://finance.chinanews.com/gn/2017/11-30/8389395.shtml

10.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305133721627.html#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
|
")); //]]>
网站地图